规章制度

【中华魂】演讲专题--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来源 : 时间 :2010-10-30 00:00 点击 :

  • 【中华魂】演讲专题--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我们的祖国在漫长的岁月中,孕育了长青的山川,长碧的江水,也培育出千千万万的中国人。作为一个中国人,可堪自豪的事实丰是太多了。让我们倍感自豪和骄傲的是我们的传统美德和民族精神,那么,今天的我们是不是也应该承继传统美德、弘扬民族精神呢?

    一、爱国、气节。列宁说:“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只有知之深才能爱之切。孟子也提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可以说是集中地体现了中华民族气节,古往今来,多少仁人志士为维护祖国的荣誉和民族的尊严,在爱国和气节方面为后人作出了榜样。诸如卓有见识的孙中山,横眉冷对的鲁迅,抗日献身的张自忠,以及无数为国捐躯的共产党人都体现了这一民族爱国精神,他们是中华民族之魂,浩然正气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历久不衰执着追求的完美精神气质。共产主义者李大钊“要为人间留正气”大义凛然牺牲在张作霖的屠刀下,著名诗人朱自清临终前虽然贫病交加,也以其浩然正气饿死,不领美国粮。“祖国再穷,我也要为她奋斗,为她服务。”这是一切爱国科学家的心声。以上种种爱国气节的实例,渗透着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她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所在。然而在中华历史上面对物质世界的诱惑及权势的威迫,小则卖友以求荣,大则卖国以求贵者也大有人在,这就要求我们时时刻刻都要以祖国民族利益为重。

    二、奋发、立志。一个人,一个,一个国家要立于不败之地,必须有奋发向上的精神,而立志,又是一个人,一个,一个国家在前进道路的努力方向,“斫梓染丝,功在初化”说明一个人的成长与其少年时代有密切联系,历史上少年大志者不乏其人。一代伟人毛泽东在前去广州革命根据地途经长江写下的《沁园春·长沙》其中:“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表现出毛泽东以天下为己任的豪情壮志,并为之奋斗终身。十九岁的周恩来所作“大江歌罢掉头东”也体现了他改造旧中国的远大志向,可谓少年壮志凌云。当个人、民族、国家处于逆境时更应奋发立志,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违迁蜀,世传《吕览》。这些是发愤立志的最好例子,有志者事竟成,但这志唯有以天下百姓、以国家民族为出发点,为归属,才符合传统的民族精神,才能宏大高尚。奋发立志既要从小处着手,从自我做起,一步一个脚印,在人生途中不断地砥砺操行,完成大志,这就要求我们胸怀鸿鹄之志,奋发图强。

    三、改革、创新。中华民族虽遭受过外族的入侵和列强的蹂躏,但她索马里是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能保持自己民族立于不败之地的伟大民族。原因很多,其中与中华民族跟随时代潮流,勇于改革创新的传统美德是分不开的。被誉为“中国十一世纪改革家”的王安石,面对北宋中期以来积贫积弱的现状,大胆提出“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与中国封建社会儒家的针锋相对,王安石这种反对守旧、勇往直前的精神,使他大领先于时代,为后人推崇和尊敬。中国民族同时又是一个善于不断吸取其他民族的素质,哺育我们的这块黄土地,也离不开及时吸取世界其他民族的先进文化,这就要求我们锐意进取,勇于创新。

    四、勤学、好问。中华民族文化遗产极为丰富,这与古人的勤学是分不开的。锥刺股是先秦纵横家苏秦好学的故事。苏秦为吸取广博知识,夜以继日发愤苦读,当困乏时,以锥子刺腿,用来振奋精神,支持学习。读书好学重要,但还需要善问。孔子从小入太庙“每事问”,他主张“疑思问”,“不耻下问。”不学不问怎能成为学问家。学贵在问,这样才能有所提高,有所超越。由此来说勤学好问对我们大学生来说尤为重要,这就要求我们在学习中多思考,大胆质疑,逐步形成勤学好问的良好品质。

    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延续的不仅仅是这些,还有勤俭、廉正、敬长、知礼等传统美德,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国魂和精神,承继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让我们为拥有这样一座美丽的精神家园而自豪,让我们的心灵永远在这里栖息、成长,让我们的生命焕发美德和精神的光彩,让我们每一个人都文明、高雅、有气度、有风范!